老皮宝宝

故宫博物院论文:长春宫之谜(富察皇后的寝宫)

归意:

【作者】 王子林;

【机构】 故宫博物院;

【摘要】 <正>长春宫位于后廷西六宫,建于永乐时期,原为妃嫔的居所。嘉靖十四年时改为永宁宫,天启时又改回长春宫,明末毁于战火,康熙二十二年重建。现在我们看到的长春宫是清末咸丰时改建后的样子,没有了长春门,在长春门与太极殿后殿的位置上,修建了一座面阔五间的体元殿,但长春宫前 更多还原

【关键词】 太极殿; 乾隆皇帝; 西六宫; 永宁宫; 富察氏; 体元; 天启; 孝贤皇后; 雍正皇帝; 康熙皇帝;

紫禁城 , Forbidden City,

2014年12期




文字版:微信号cccollector提供

长春宫位于后廷西六宫,建于永乐时期,原为妃嫔的居所。嘉靖十四年时改为永宁宫,天启时又改回长春宫,明末毁于战火,康熙二十二年重建。现在我们看到的长春宫是清末咸丰时改建后的样子,没有了长春门,在长春门与太极殿后殿的位置上,修建了一座面阔五间的体元殿,但长春宫前殿和后殿还保存着咸丰以前的格局。

长春宫外景

住过长春宫的贵人不少,如明嘉靖皇帝的尚寿妃、天启皇帝的李成妃等,虽然嘉靖时的皇太子出生于此,但长春宫并没因此而显耀。但是,长春宫自乾隆朝开始,有了一份特殊的含义,它对于乾隆皇帝来说,承载着喜悦与悲伤,是乾隆皇帝真情流露之所。

这源于一个女人—孝贤皇后,源于一段鲜为今人了解的皇帝与皇后的情感故事。

「长春」之于乾隆皇帝的深意

乾隆皇帝登基继承大位后,即封结发之妻富察氏为皇后。长春宫迎来了第一位皇后。按理说,皇后应入居坤宁宫,以符正位,但乾隆皇帝却让皇后入居长春宫,这是因为「长春」一词对乾隆皇帝来说具有特殊的含义。

这还得从他的父亲雍正皇帝说起。

档案记载,雍正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首领太监苏培盛交来御笔「长春方丈」匾文一张,长八寸五分,宽二尺六寸,传旨:「着用石青纸钩泥金字,做一块玉匾一面。」于十二月二十六日,做得御笔「长春方丈」一块玉匾一面,太监王璋持去。这块「长春方丈」匾安挂于何处呢?

档案记载,雍正五年十一月初二日,太监刘希文、王太平传旨:「养心殿东暖阁长春方丈室内陈设的洋漆书格下着做桌面式楠木垫板二块,抽长如意桌下亦做桌面式楠木垫板二板。」原来,康熙皇帝驾崩后,雍正皇帝选择相对封闭的养心殿作为倚庐守孝三年,期满后觉得这里很不错,便于雍正四年题写「长春方丈」匾并对养心殿进行重新装修,第二年搬入,可见雍正皇帝是以「长春方丈」的身份入居养心殿的。

「方丈」既可指寺庙的最高修行者住持,也可指一丈见方的居室,雍正皇帝将「长春方丈」匾挂于东暖阁,也有这两层意思:既指居室,也指他本人。无论怎样,「长春方丈」一词与他的修行有关,因为其一生酷爱修行,未登基前就有过「破尘居士」、「圆明居士」等称号。但养心殿并非他的修行处,而是继乾清宫后又一个政治中心,并从此代替了乾清宫成为后代帝王处理政务的寝兴之所。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雍正皇帝是一边修行,一边理政。

雍正五年,雍正皇帝第四子弘历成婚。雍正七年,雍正皇帝把他的私园圆明园中的长春仙馆赐给弘历夫妇居住。雍正十一年,于圆明园举办了一场盛况空前的法会,会上雍正皇帝赐弘历为「长春居士」。「长春方丈」赐「长春居士」,显然是要让弘历承其衣钵。三十年后,乾隆皇帝仍记忆忧新:「犹忆朕年二十二时,皇考世宗宪皇帝因办当今法会一书,垂问汝等有号否?朕谨以未曾有号对,我皇考因命朕为长春居士。」就这样,「长春」一词跟乾隆皇帝联系在了一起。

因此,乾隆皇帝特别偏爱「长春」二字,从他一生中所建众多的长春书屋和所写《长春书屋》组诗中即可看出。乾隆五十六年,在乾隆皇帝即将归政之时,他写下了最后一首《长春书屋》诗,诗曰:「先年赐号曰长春(雍正年间,纂当今法会书,因赐号曰长春居士,尔时王大臣共闻之,今无一人知此者矣),到处颜斋训仰谆(长春园、万寿山静宜园、避暑山庄、宁寿宫等处,皆以此颜斋,用昭圣训,垂示体仁临民之要)。宁只谈禅适清豫,临民要在体元仁。」

乾隆皇帝说「长春居士」是自己的法号,年轻时父皇所赐,当时大臣都知道这件事情,时间过去六十余年了,今天无一人知晓了。但我们不禁要问,如果仅仅是一个「长春居士」号,大臣们知道也罢,不知道也罢,其实并没有什么重要意义,一定是这个号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极其重要的信息,才让乾隆皇帝终身惦记着。即当时雍正皇帝赐号弘历为长春居士时,一定说了一句「于心性之地直透根源」让弘历牢记终身的话,也就是诗中所注释的「皆以此颜斋,用昭圣训,垂示体仁临民之要」。乾隆皇帝建长春书屋是为昭示圣训,即雍正皇帝赐「长春居士」号时所点破之语—「体仁临民」。

更重要的是,「长春」一词含有「垂统」之意。知父莫过子,嘉庆皇帝说「长春赐福钦垂统」,自注称:「长春仙馆在圆明园正大光明殿西偏,亦皇祖以赐皇考者,昔年皇考尝自署长春居士之称,盖指此也。予仰承恩,命赐居于正储之后。那居基福,统绪昭垂,敢不勉合揆同符之盛耶!」乾隆皇帝安排第五子永琰居住于长春仙馆,这与其父赐给他「长春居士」号一样,都有昭垂统绪之意。

不难看出,「长春」在雍正、乾隆、嘉庆三位帝王的眼中,有承袭大统之意,从长春方丈到长春居士、长春仙馆、长春宫、长春书屋,就是这一意志的体现。

乾隆皇帝不让富察氏入居坤宁宫,而是赐居长春宫,说明坤宁宫在清代只具有其象征性,「长春」一词则代表了新的统绪。富察氏入居长春宫,表明了其正统皇后的身份。

德洽六宫,王化之始

乾隆九年秋八月的一天,乾隆皇帝展开《女史箴图》,对图中所画的十二位先贤圣妃无限敬仰,抚临一周,欣然于原画上题曰「王化之始」。当时乾隆皇帝是否在想,他的爱妻富察氏是否也如画中的贤妃一样「肃慎尔仪,式瞻清懿」?他与富察氏之间是否是夫唱妇随?

什么是王化之始呢?

《诗大序》称:「《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关雎》是《周南》的第一篇,体现了王化之始。乾隆皇帝为交泰殿所题写的对联「恒久咸和,迓天休而滋至;关雎麟趾,立王化之始基」,就什么是王化之始作了解释。

「恒久咸和」,出自《周易》恒卦和咸卦,咸通感,咸卦重在交感,故《易》曰:「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咸卦象征男女,男象征阳,女象征阴,王化之始即万物的产生,就像人是由男女交配而产生的一样,也就是强调要像自然法则即阴阳一样交会,生命才会诞生。恒卦由泰卦变来,阳上阴下即天上地下是自然秩序,自然秩序不变,天地才会恒久,故《易》曰:「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恒卦代表夫妇,夫妇的秩序要遵循此道,不能天地颠倒,因此夫妇之间要永守夫唱妇随之道。

「关雎」,出自《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雎鸠,一种水鸟。关关,形容水鸟雌雄和鸣的象声词,雄鸟鸣叫,雌鸟也跟着鸣叫,儒家认为这就是夫唱妇随之道在天地万物之间的表现,因此我们要永守之。

前述对联的意思是说,夫妇遵循阴阳天道法则,就会迎来天赐给的大福,即多子多孙。夫唱妇随就会多子多孙,后继有人,这是建立王化之始的基础。所以王化之始,始于夫妇,夫唱妇随是其基础。

《唐会要》称:「乾尊坤卑,天一地二。阴阳之位分矣,夫妇之道配焉。」万物都是由阴阳产生的,阴阳即天地、即夫妇,夫妇之道体现了天地之道,天地之道就是阴阳之道,即乾坤之道,乾刚健,坤柔顺,故坤要顺从乾,乾坤之道的核心就是坤顺承乾。运用于人伦之礼上,就是夫唱妇随。故《中庸》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富察氏在随驾东巡时于山东德州去世,乾隆皇帝万分悲痛,回忆起爱妻的种种好处,称皇后「在青宫而养德,即治壸而淑身。纵糟糠之未历,实同甘而共辛。乃其正位坤宁,克赞乾清。奉慈闱之温凊,为九御之仪。刑克俭于家爰,始缫丝而育茧。克勤于邦,亦知较雨而量晴」。「抚诸子如一出兮,岂彼此之分视。」乾隆皇帝说富察氏在东宫时,与自己一同修身养德。虽然没有经历过穷困,但也一同面对风雨,同甘共苦;当册立为皇后之后,襄助丈夫,为国分忧,孝敬太后,以进妇德,旦夕勤劳,节俭朴实,教诲子女,仁厚慈爱。并写下「德洽六宫」匾一面,于四月十三日安挂于长春宫西室寝室,前殿明间则安挂「敬修内则」匾,后殿明间安挂「德协坤元」匾,把最美好的词送给爱妻,其核心是称赞爱妻之德,符合「夫唱妇随」之道。

而且每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于东西六宫张挂的《宫训图》中,乾隆皇帝特意把《太姒诲子图》张挂于长春宫西壁,东壁则张挂《御制太姒诲子赞》,赞曰:「婚姻匹妃,王化之始。维周勃兴,嗣徽太姒。富而能俭,贵而不恃。载在风诗,葛覃卷耳。更勤教诲,有谷诒子。昭哉嗣服,武周济美。」歌颂太姒富而能俭,贵而不恃,相夫教子,仁爱贤惠的妇德。太姒是周文王的皇后,显然乾隆皇帝是想把爱妻比着太姒,这是最高的荣誉。乾隆皇帝说当年他与富察氏成婚时「俾逑予而尸藻,定嘉礼于渭滨」,迎接爱妻时就好像西伯昌迎娶太姒于渭水之滨一样,说明其与富察氏的婚姻跟周文王与太姒的婚姻一样,都是「王化之始」。

故富察氏去逝后,把妇德冠六宫之「德洽六宫」匾挂于长春宫,名符其实,使长春宫成为六宫中最为闪烁的宫殿。

见证真爱

皇后崩逝,乾隆皇帝扶柩乘船星夜赶回京城,将灵柩停放于长春宫,抚柩恸哭失声。

百日之后,写下一篇《述悲赋》,字字如杜鹃泣血,缠绵悱恻,婉转凄凉。「易何以首乾坤?诗何以首关雎?惟人伦之伊始,固天俪之与齐」,《易》以乾坤开篇,《诗》以关雎为首,因为夫妻是一切人伦的开始,故将天地名为乾坤与之匹配,夫妇也应该与天地一样保持长久。然而一夜之间,阴阳两隔,再也无法得知对方的消息。

这不由得乾隆皇帝肝肠如裂,痛苦无法排解,深深自责:为何没有体会到皇后丧悼两个早殇幼子时的心情?为何没能觉察到皇后在强颜欢笑地安慰自己?「尚强欢以相慰兮,每禁情而制泪。制泪兮泪滴襟,强欢兮欢匪心」,每当你抑制悲伤和泪水时,泪水却滑落到了你的衣襟。伤痛还未痊愈,却又与我一起东巡,旅途劳顿,以致生病,又恐劳累众人,催我即早返京,不幸于途中与世长辞,留给我无尽的遗恨。

「切自尤兮不可追,论生平兮定于此」,乾隆皇帝追思皇后一生的事迹,其音容笑貌无时不出现于眼前,使他精神恍惚,怅然若失。遥望滚滚东逝的湘江,想起湘妃是在舜帝走后而投江的,而你却为何要先我而去?没有仙筏能渡海到蓬莱,从哪来不死的神香?「循丧仪兮怆徒然」,遵循丧仪,在你的灵前,不停地为你祭酒,却怎么也举不起酒杯,只能以泪洗面,伏地痛哭。虽然谥号孝贤,你的懿德又岂是孝贤二字所能尽述呢?

「悲莫悲兮生别离,失内位兮孰予随」,悲伤莫过于生死离别,你走了,又有谁会陪在我身旁走完这漫长的人生路?

乾隆皇帝又一次来到长春宫,但他再也看不到皇后的容颜,再也听不到皇后的笑声,只能面对空寂的宫殿和空垂的帷帐,发出人生如梦、万事皆空的感叹。春花秋月仿佛走到了尽头,夏日冬夜又不知何时结束。思念亡妻之痛,使乾隆皇帝对人生产生了幻灭之感。

「陈旧物而忆初」,凡平日所御奁具、衣物等,乾隆皇帝不忍撤去,照常陈设于长春宫。虽然看不到爱妻的容颜,但可以到爱妻居住过的地方流连彷徨,睹物思人,神游物外,仿佛爱妻就在眼前。

从此长春宫一直空着,不让其他后妃进住,直到乾隆六十年十二月,在他即将归政退闲之时,他才下旨说:「孝贤皇后东珠顶冠、东珠朝珠等件,在彼陈设,因思国家宫殿,俱有定制,若皇后服物陈设宫中,则其地即扃闭清严,未便再行居住。一朝之后,服物陈设一宫,世代相承,禁御几无余地。况此等贵重物件,原为端闱服饰,自当为世代皇后之用,又何必虚为供奉,致占宫闱之地。朕前降谕,旨以重华宫为每年锡宴之所,将来不应复安神御,当循其旧,以为世世子孙衍庆联情,吉祥福地即犹此意。所有长春宫供奉孝贤皇后东珠顶冠、东珠朝珠等物,嗣皇帝即位后,皇后即可服用。从此云礽继庆,翚翟增辉,更为无疆盛事。此旨着交内阁、尚书房、内务府、敬事房,各存贮一份,以垂法守。」显然这是一道安排自己身后事的谕旨。

自己思念的人只有靠自己思念,所以在乾隆皇帝的心中一直留着长春宫的位置,从十三年到六十年,思念的时光整整停留了四十七年。六十年执政期满,嗣皇帝即将登基,在乾隆皇帝走之后,长春宫还能保持原状吗?乾隆皇帝内心很清楚,他在时,可以经常到长春宫来和孝贤说说话,孝贤不会感到孤单。他走后,还会有谁来呢?为不让子孙为此烦恼,乾隆皇帝清醒地下了这道谕旨,算是在他人生即将落幕之时,给他和他所思念的人一个交待:我走后,没有人来看你了。再把这些遗物陈设于此,已无多大意义了。

长春宫,见证了乾隆皇帝对孝贤皇后满满的爱。



评论

热度(69)

  1.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